我在 Blogger 同步出走中。。。。

香港古廟很多,尤其是天后廟,或許是因爲香港靠海的關係吧。

而我又愛探訪古廟,因爲那是靠近歷史的接觸。所以無論走到哪,只要地圖上標榜著“古廟”兩個字,我就盡量不錯過。

剛踏足香港的第一天,在一路沿著電氣道走向銅鑼灣的路上,就因爲天后廟道旁指向天后廟的路牌,而邂逅了相信有二百年歷史以上,香港法定古蹟之一的銅鑼灣天后廟。

如其它的天后廟,它的規模不大,處在天后廟道旁和眾多大廈之中。

廟的入口處是個小公園,通向古廟也通向民宿大廈。小公園設計的很優雅,讓人感覺一走進去,繁忙就已被鎖在入口外。

沿著梯級走向上,眼前的它,沒有熱烈的香火,沒有人來人往的祭拜,默默的散發著寧靜的安詳。

傳説它的由來是始于很多年前被村民發現的紅香爐,當地鄉民和漁民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就在發現紅香爐的岸邊建了天后廟,用這個香爐來上香奉祀。

但在廟正門前卻有三個紅香爐,兩個方形,中間一個圓形。到底是哪個才是當年被發現的紅香爐呢?我想應該是獨一的圓形紅香爐吧。

你說呢?

善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念在清邁學炒的PadThai的味道,到處尋覓,老覺得味道不到位。後來的曼谷行,無意中闖進了Tasty Thai,終於吃到了相似的味道。

爽脆的豆芽,炒到表皮香脆内裏軟滑的豆干,滑而不油的米條,因爲新鮮而沒有太過重腥味的韭菜,火候剛剛好的鮮蝦,再加上恰到好的調味,吃第一口就讓嘴裏不斷分泌口水,推動自己一口接一口的吃完整盤後,還有想再叫多一盤的衝動。

而餐廳的設計,顏色應用大膽,強烈的對比下卻給人清新舒爽的氣氛。傢俱綫條簡約流暢,很有現時代感。是間讓人感覺舒服自在,可以放鬆心情,好好享受餐飲的地方。

餐廳還有面窗的高腳椅桌,對著店外的街景,是要享受美食或是叫杯咖啡然後放空自己,隨你。

而我,在那無意的懈候的一天,坐在高腳椅上,對著店外的街景,選擇悠閒的吃完那趟曼谷行的第一餐 - 懷念的泰式炒麵。

Tasty Thai
Suriwong Road
111/1 Suriwong Road
Bangkok, Thailand, 10500
Thailand
Website - www.tastythai.com

善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不知道為什麽,對香港,我有著很特別的喜愛。所以在多年的旅行經歷中,香港是我到訪最多次的地方。而每次在香港行走時,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幾乎天天都離不開的地鐵了。

但是這一次,因在書局無意中買了香港旅遊發展局出版的「叮叮」香港電車地圖,對香港電車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因多了一層了解,而決定依書來個叮叮之旅,從筲箕灣一路叮到上環去,好感受一下直1904來,不知已走了多遠歷史,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香港電車軌跡。

第一站,從炮台山出發,搭上了向西而行的上環電車。

坐在二樓車頭向前方的座位,居高臨下,有不錯的視野,可以無禁忌的欣賞五光十色的招牌大街和形形色色的建築物,看著總是匆忙行走的群眾車輛和電車與電車互相交會的情景。

而電車的行走是緩慢的。走走停停的,緩緩的向前邁進,和香港慣有的速度步伐有著很大的不同。

但也因爲這悠閒的速度,允許了乘客靜靜的欣賞香港的街景,聽到香港生活的氣息,聞到香港的美味,感受香港特有的氛圍。

坐在電車上的我,就這樣,望著窗外轉換的景色,在叮叮聲中,默默的跟著電車的步伐看香港。在快與慢之中,尋得出奇的平靜。

如果你到香港,有時間,不妨試一試。

善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泰國是個充滿色彩的國家。

無論走到那,出現在眼前的都是搶眼的顔色配搭。商店,計程車,建築物,市集產品,街道景色,洗手間,商店,公共設施等等,都是藝術視覺的呈現。

所以到泰國,又怎能不選擇住進色彩裏呢?

如果你打算到曼谷一游,建議你可以考慮入住Take a Nap 精品旅館。價錢ok,服務親切,乾淨,附早餐,地點适中,每間客房都有特定主題,沒有什麽可以挑的了。

從停在旅館前面的計程車步下,旅館用色搶眼外觀迎面來。大廳讓人感覺大方舒適,飯廳明亮有朝氣。步入預定的特定主題房間,Wao!是我第一反應。因爲呈現在眼前的,就如網站上看到的一樣。這是很難得的,因爲很多時候,網站上的圖片都因角度和攝影的処理,會比現況有所出入。

感興趣?可以到http://www.takeanaphotel.com/或http://www.bangkok.com/take-a-nap/做網上預訂。

p.s.純粹旅行經驗分享喲,我可沒有Take a Nap的任何股份。:-)

善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著報導西藏旅遊發展的文章,想要再去西藏的心開始變得矛盾了。畢竟事過竟遷,很怕再次的到訪,曾經感動我的景色民情,大地間的能量,藏民人的純樸及堅貞的信仰已因旅遊的發展而印驗了自己的擔憂 - 再去,得到的是惋惜和哀傷。

就如三年多前住的藏式雪域賓館,當時雖已呈老態(1985年建立的),但住上去還是舒服的。 要不是那早來的冬天而它又沒有暖爐設備,應該也是溫暖的,看看那難得射進來的陽光就能感覺到了。但如今在網路上看到的評語,曾經輝煌的它,似乎已經在走下坡了。

又如那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那藏民的精神支柱,我憧憬已久的聖地,在藍天白雲的陪襯上,莊嚴肅穆依舊,卻已似失去靈魂的軀體,冷峻的難受,留下的,只是歷史的痕跡 - 一棟沒有了僧人的神聖宮殿。

漸漸我開始有了醒悟,衆神加持的西藏,似乎也避不開時間和人爲的改變魔掌 - 傳統文化慢慢被消滅,藏人的生存空間漸漸被壓縮。而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即使是神佛也會為無法從頭再來過一遍而感到悲傷吧?

而或許,我應該把西藏留在曾經的過去裏,讓它在印象中活著。

善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抛開了身旁其它的因素,從小我真正的志願是成爲一名文員,每一天過著平凡的生活,存夠了錢,就去旅行。

長大後,因爲太多的顧及,太多的考量,選擇的路和那平凡的志願有了出入,但愛旅行的心,從來沒有動搖過。

開始自己往外游玩是在中學二年級的時候。從那時起,每一年,必會和一群好友一起安排年假游玩的地點和行程,然後就浩浩蕩蕩的上路。愛攝影,也是那時培養起的習慣,雖然當初的起步純粹只是為了能把美好的經歷留下為可以看到的回憶而拿起相機。

後來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憧憬著能把行囊背上,走在陌生國度的街道,风尘仆仆但寫意的感受生活,體驗他鄉的鄉土民情。只不過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憂慮,經濟上也無法允許,背起背包出國旅行始終仍然只是出現在他人文字裏的誘惑。

等到有能力時,已是很多年後的如今了。一年至少一次出走,是開始後的堅持。而旅行,已經是一輩子的事。

善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