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2013(一) 天氣:冬陽暖
喜歡旅行,除了天性,也應該有爸爸媽媽從小的影響。
小時候,每年長假,爸爸都會帶我們到處走看。也總是要求我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去體會,從而豐富自己。
如今,那些小時候旅行的印象,已經隨著歲月的邁進而漸漸的模糊。
但是,仍有一些畫面,一些輪廓,始終停留。始終影響。在潛意識裡。
而媽媽從小要我們了解"面對"。想要什麼、不要什麼,就得自己想辦法去達到。
7歲入廚房,常切割到手。不想讓自己再痛,又沒有辦法不在廚房裡幫忙,就要想辦法讓自己技術純熟一點,人專心一些。
無可選擇時,也總要找到可能的選擇,好像是這樣被培訓出來的。
所以一開始旅行需要的長假,在那個不少人請假都未必批准的時代,就是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技能可以選擇公司可以跟老闆談條件換來的。
他們倆,也默許了我們的自主。
國二開始自行和朋友組團去旅行,用自己省下來的零用錢、用自己可以想到的妥當方式。給媽媽的是通知。給爸爸的是媽媽的轉告。
現在回想,好像沒有聽過“不可以”這3個字,只要安排處理他們覺得足夠。
也因此,對於旅行上需要的考量、想法,也就從那時開始累積。
昨天和朋友一席談,同樣的話語,羨慕我們的勇敢,做了他們想做卻始終沒有行動的事。
同樣的回答,這只是我們的選擇。有人選擇了去做。有人選擇了停留在想。
我們勇敢的選擇,是因為累積的動力,通過旅行、通過體驗生活。
人生,本就是一布長長的選擇題庫。
想要怎樣的前方,就為它鋪路計劃。
遇到了什麼,就擇二取一。
或許,最終,仍然無法儘人意,但至少,也會有所觸及。
一個人的現在,是過去的累積。
一路的環境、探索、體驗、經歷,選擇,累積成每一刻的自己。
旅居台南近2年。
從一個朋友都沒有的開始,到如今好多熟悉窩心的面孔。
從由零開始探索可以生活的形式,到一路來到的豐富體驗。
而始終存在的,是選擇的允許。
因為選擇,所以有了一個畫面。因為這個畫面,又允許了另一個選擇的可能。
也因為選擇,而有了失去、有了痛苦。卻也因為失去,而有了獲得、有了厚度。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一趟充滿選擇的旅行。
也因此,我們的2013,有著淚水、有著汗水、有著痛苦。但同時,也有著微笑、有著滿足、有著幸福。
歲末,
給所以我們生活裡邂逅的朋友們。
有選擇真好。
所以,我們認識了你們。:-)
P.S. 只是備份,所以就不在這兒開放回應了。歡迎到我的Blogger部落格留言喲。:-)